0

养脾胃就是养元气 中医四个妙方调理肠胃(汇编3篇)

浏览

219

文章

3

篇1:中医肠胃调理食谱有哪些

全文共 1190 字

+ 加入清单

或许作为上班族的你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规律的安排进行食补,但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小事项,让你吃的更健康。下面,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医肠胃调理食谱,欢迎大家阅读。

1、脾胃虚弱调理食谱

赤小豆炖牛肉:

牛肉250克,洗净切块,赤小豆200克、花生仁150克、芡实100克、大蒜100克,洗净加调料跟牛肉同炖至烂熟食用。

蜜汁土豆泥:

土豆250克,去皮洗净煮烂,拌入蜂蜜适量食用。

健脾八宝汤:

芡实、茯苓、山药、莲肉、薏米、白扁豆、枸杞子、赤小豆各等份,洗净煮汤,熟后喝汤食宝。

百合白菜粥:

卷心菜100克洗净切丝,百合50克洗净,糯米、薏米各100克,洗净煮粥,先入百合,再入卷心莱,熬烂后加调味食用。

清蒸茶鲫鱼:

鲫鱼1条洗净,芡实、绿茶各20克,放人鱼肚中,放在盘中加调料清蒸,熟透食用。

2、寒气伤胃调理食谱

白胡椒炖猪肚:

猪肚1个洗净,白胡椒20克打碎放入猪肚内,用线扎紧,文火炖烂加调料,喝汤吃肚。

四合面油茶:

白面500克、芝麻250克、小茴香50克、盐30克(或红糖30克)炒熟研细末,每晨用开水冲50克,淋香油服用。

小茴香炒蛋:

小茴香20克,加盐炒至焦黄研末,鸡蛋3个,打匀加人小茴香末拌匀煎炒熟后食用,与黄酒同食更佳。

羊肉挂面汤:

羊肉50克,洗净切丝,磨菇10克洗净切丝,鸡蛋1个打碎,挂面100克,沸水中煮熟,入丝和鸡蛋,加盐、胡椒面食用。

生姜红枣茶:

红枣20克,洗净煎水,生姜10克,洗净切碎,绿茶50克,以煮沸红枣水沏绿茶、生姜,放少许红糖代饮。

3、食积停滞调理食谱

大麦芽茶饮:

大麦芽50克、神曲30克,洗净煎水代茶饮。

莱菔大米粥:

莱菔子30克,炒后研末,加入大米200克熬粥食用。

莲花白浓汤:

莲花白500克,洗净撕小块,放锅内煮沸待熟,入砂仁20克,开锅即可喝汤。

阴阳萝卜条:

白萝卜、胡萝卜各250克,洗净切条,沸水中焯透捞出,在盐水中浸泡1小时捞出沥水。佛手20克、陈皮20克,煎2次取汤,倒入萝卜条煨软入味加调料放入盘中,锅中汤汁加生薏米粉勾芡,浇在萝卜条上,淋香油食用。

红汁猪肉片:

猪肉里脊200克,洗净切薄片,以蛋清、淀粉、精盐煨1小时,下油锅炸至肉片呈黄白色。山楂100克,浓煎取汁,荸荠30克,洗净切薄片,起油锅煸荸荠片,倒入肉片、山楂汁,翻炒肉片加调料食用。

4、肝郁克胃调理食谱

玫瑰花瓣粥:

玫瑰花瓣、白槐花瓣各20克,洗净煎两次取汁,薏米、粳米各100克洗净,以花瓣汁煮粥食用。

丹参炖子鸡:

子鸡1只洗净剁小块,丹参60克煎两次取汁,以汁炖鸡至烂,加调料喝汤吃肉。

三七藕蛋羹:

田三七3克、鸡蛋1个,混合打匀,鲜藕汁1小杯,生山楂、青皮各30克煎两次取汁,混入鸡蛋中加少量盐蒸羹,淋香油食用。

红枣金橘饮:

红枣20克、金橘30克、五味子10克,洗净炖烂加少量蜂蜜,去渣饮用。

芹菜萝卜汁:

鲜芹菜200克、鲜萝卜100克、鲜车前草100克、鲜橘皮50克、鲜芦根50克,洗净捣烂取汁煮沸待凉后饮用。车前草、橘皮、芦根,没有鲜者加倍量取干品煎水混合汁里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2:中医食疗:帮宝宝调理脾胃的三款粥

全文共 627 字

+ 加入清单

宝宝脾胃虚弱不完善,因此很容易饿,于是又要饮食,而如果饮食不当,很有可能会造成孩子积食腹泻等不良的情况,这对小孩健康无疑是最大的伤害,今天小编来为您推荐中医食疗:帮宝宝调理脾胃的三款粥。

中医食疗:帮宝宝调理脾胃的三款粥

芡实茯苓粥健脾阳。脾阳不足者,常见四肢冰冷、腹部冷痛,稍食生冷食物就容易腹痛腹泻。典型的脾阳虚可用理中丸来调治,日常食疗可用芡实茯苓粥。

制作:芡实15克,茯苓15克,大米适量。前两味入锅,煮成软烂,再加入大米适量,继续煮烂成粥,分顿服。有健脾祛湿、涩肠止泻的功效。

莲子山药粥补脾胃气虚。脾胃气虚的儿童常有面色萎黄、神疲乏力、不欲饮食、食后胀满、大便稀溏等表现,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参苓白术散、七味白术散等中成药来调治,平时食疗可选用莲子山药粥。

制作:莲子30克,山药80克,粳米50克。将莲子去皮及芯,加山药、粳米和水,煮粥食用,适用于脾胃虚弱导致食欲不振、消瘦的孩子。

沙参麦冬扁豆粥补胃阴。胃阴不足的孩子平时总是口舌生疮,伴有口干唇红、手脚心热、没胃口、大便秘结等症状。中成药可用养胃增液汤来调治,食疗可用沙参麦冬扁豆粥。

制作:沙参、麦冬各10克,扁豆15克,粳米50克。先将沙参、麦冬加水煮约20分钟,滤取汤汁,加入粳米、扁豆煮成粥。

温馨提示:孩子吃东西时一定要注意节制,防止过饱及和伤害本来就很虚弱的脾胃,还可以使孩子始终保持旺盛的食欲。如果你对儿童健康饮食、高糖饮料影响儿童健康吗的常识感兴趣,就请到我们来查询搜索吧!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3:脾胃不好怎么调理 中医按摩法打造健康脾胃

全文共 949 字

+ 加入清单

一个人若是比较瘦,大家会说他脾胃不好,真的是这样吗?脾胃不好是脾气不足,失其健运所表现的证候。造成脾胃不好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说饮食不节,劳累过度以及久病等。那脾胃不好如何调理?试试中医按摩法:

1、按摩穴位

首先是中脘穴。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,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,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。指压时仰卧,放松肌肉,一面缓缓吐气,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,6秒钟时将手离开,重复10次,就能使胃感到舒适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。

其次是天枢穴。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。患者可平躺在床上,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,按摩此处约2分钟。天枢穴的主治病证包括消化不良、恶心呕吐、胃胀、腹泻、腹痛等。

最后是足三里穴。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、胫骨边缘。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,重复10次,就可促进胃酸分泌,使胃感到舒服,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。

2、揉腹

中医认为,人体的腹部为“五脏六腑之宫城,阴阳气血之发源”。揉腹可通和上下,分理阴阳、去旧生新、充实五脏、驱外感之诸邪,清内生之百症。《黄帝内经》就记载:“腹部按揉,养生一诀”。唐代名医孙思邈曾经写道:“腹宜常摩,可祛百病”。

方法是:选择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,排空小便,洗净双手,取仰卧位,双膝微曲,全身放松。左手按在腹部,手心对着肚脐,右手叠放在左手上,先按顺时针方向,绕脐揉腹50次,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。按揉时,用力要适度,精神集中,呼吸自然,持之以恒,一定会收到明显的健身效果。

3、捏脊疗法

捏脊疗法是通过刺激身体某些经络和穴位,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尤其适合患有脾胃失和、消化不良、厌食积滞等病症的小孩。主要是捏背部脊柱及两旁,脊柱在背部的正中,是经络中的督脉所在,脊柱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,刺激其穴位,可以起到通经活络、调和气血、调整脏腑的作用。

4、捏腿肚

小腿肚内侧有足太阴脾经、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,按捏这一部位,对上述经络所在的穴位均有一定刺激作用。足太阴脾经与脾胃相联,故捏按此处可治疗胃部疾患。当然这仅适用一般胃病,能缓解轻微的胃痛,对严重胃病者,则应去医院诊治。

温馨提示,以上即是对脾胃不好中医按摩的详细介绍,按摩调理脾胃的同时,要注意饮食清淡、避免暴饮暴食,每天坚持按摩2-3次,过一周就可以有所缓解。

展开阅读全文